[无责任报道]TEDx1Kg2010四川小记
缘起
这事儿怎么掺合进去的泥?
- 有点儿意外的说:
10月上旬吧,从豆瓣获得活动通知:"TEDx1KG 乡村演讲会讲者招募"
- 嗯嗯嗯?!
- 1Kg 知道,是个成功的公益理念: 在户外旅游时,如果你的线路靠近边远中小学,那么建议多背一公斤的文具,或是图书,捐助给学校,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多交流,传达新视野/思想/态度...
TED 知道,是个很有历史的跨界讲演,理念是:传播创想! 代表技术/娱乐/设计领域的顶级思想碰撞,在国外已经推行了近30年!
- TEDx1Kg 是什么? 立即搜索了一下,原来这是 2009年5月刚刚推出的由本地TED粉丝自愿发起、自行组织的小型聚会:"传播本地创想!"
这次由 1Kg 承办的 TEDx 活动,主题是:创造; 刚好2009 年,用了近4年时间,联合很多技术圏儿朋友攒出的一本 "可愛的Python" ,这图书的创造也是创造哪! 立即乘兴报名,居然通过了...诚惶诚恐,因为知道讲演对象是4年级到9年级的中小学生,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程
公司给力,算出差,按点飞到成都,进驻 四号工厂青年旅社;
- 101122 清晨集结出发,先用了4小时在沿路加油站,攢足了柴油,飞奔向 巴中市平昌县高升镇,卫星直线距离成都288.84公里;用整整7.5小时才赶到,19:50 测试完电教室设备后,分别进驻各老师家中睡下,2级危楼中!
- 101123 上午按计划完成2小时的TEDx 讲演和演示,并和同学们共同玩耍了一节体育课后;中午,向 花溪乡中心小学进发;卫星直线距离高升镇30公里,距成都313公里成都;途中经过元峰村小,一个包含学龄前和1/2年级,仅有数名老师的复式班村级小学;和同学们相取2小时;对歌而别;在车上回顾当天的讲演反响,总结经验,不知不觉就到了花溪乡; 快速忍过了将我们茹监成专家的校领导酒精考验的晚宴;晚上又用了一小时,快速总结经验,决定第二次讲演的新流程和拍摄配合等细节;
- 101124 上午因为学校有教委的接待任务,就紧急将 TEDx 活动移到下午,我们上午爬山到附近的大坝村小访问;在小向导孙军的带领下,一群人气喘吁吁的用了一小时,才到达直线距离不过3公司的村小;这是个夫妻村小,校长夫妇管了3个班,近30名最大2年级的孩子;我们的到来算是放了他们半天徦,陪孩子们疯玩了2小时,中午郑重推辞了酒精考验,认真吃完可能是村里最高档的午宴后,原路爬回 花溪乡中心小学;
- 下午 三点开始,准时完成所有TEDx 讲演,分散开来认真和同学们玩了又一小时游戏,这才收功,晚饭,休整;
- 101125 一早出发前往 广元市青川县姚渡乡,卫星直线距离花溪乡170公里,距成都270公里成都;因为紧急面试,这天讲者"竹子"和志愿者"柒月"都先后赶回成都,但是在广元市,拾回从成都赶来的Peter 以及翻译小V,人数没变,同车奔向最后的学校;晚饭时,进驻 姚渡乡宾馆,四天来首次享受wifi/热水浴,拼命回复积压邮件,到零点才休息;
- 101126 上午按时完成 TEDx 讲演部分,午餐后,紧接着配合 Peter 老师,对3个班,实施了华徳福体验式教育的几个游戏;非常非常有感觉的游戏;下午三点半开拔回成都,一路K歌来吵司机,以免睡着,半夜十一点,回到成都,四号工厂,结束今年第二轮 TEDx1Kg 活动;
讲演
TEDx1Kg 的核心活动当然是 TED 讲演; 本次征集的讲演命题是:创造
- 从我个人角度来简述一下所有讲者的精彩:
竹子: 英国留学归来的山区子弟,分享了有关羌绣求助的创意活动,以: 连接创造一切 为命题分享了从经济角度来多赢的彻底帮助一个民族...可惜包含的内容忒深,讲演技巧也偏成人向,学生们大多没有反应,但是,个人形象上佳,吸引了足够的专注,至少每次高年级的学生是有共鸣的,,,
- 所以,他收到了难以定义的信件...
斫子: 泰国易三仓大学心理学硕士,资深东南亚色驴,分享的命题是:创造就得坚持;以自个儿的亲身经历说明想作任何一件事儿,都有无数困难要克服,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出自个儿中意的美! 讲演风格很幼稚园,态度谦和,学生们都听明白,而且在追查火车票时间的游戏中同意了她的观点,非常成功!
- 所以,她也收到了珍贵的胸针礼物...
文静: 在读大学生,仅22岁就已经是天津市义工联盟主要负责人之一;也在美国小学高中发表关于中国文化演讲;而且一个人环游中国及数个国家! 是位立志从商,用流通来改变世界的未来女强人;分享的命题是:创造自己的梦想,从什么是梦想,怎么识别/守住/实现梦想讲开去,用很商务的幻灯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用撕纸的小游戏来证明没有谁的梦想比谁更加高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能力!
Peter Schmidt: 德国人,剧场导师/剧作家,在成都华德福任教戏剧课程,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启迪学生;他的命题是: 只有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才会创造出自己的奇迹;
- 不愧是戏剧导演,整个讲演过程就是个完满的3幕话剧哪!
启幕: 沉默的投入的专注的抛->观察->轻柔接住,不断的,重复...立即,创造了场景,在学生好奇的猜疑中,不断的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现场也安静了下来,重复到所有人都在集中精力期待一个问题的答案:"他在干什么?!"
- 承转:每一次,绸带落下的形态都是不同的,就好象我们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这是美丽的,但是只有我们专注去看才可以看得到...
- 哗!原来这一超级简单的现象,两句话,就成功赋予了超出想象的藴义!接下来,自然的回顾了自个儿的人生经历,从想作教师,到成为演员,到忽然成为教师,再到主动学习作教师;每一次人生的巨大变化,都辅以丝绸飘落的具象暗示...
合幕:现在的状态,两根丝绸同时在飘飞! 互动两位学生一起观察绸带飘舞的不确定之美,并送出几小条;最后,回归到 专注的抛->观察->轻柔接住,不断的,重复...落幕!
- 精彩到无语了...强烈建议大家先听录音,等官方纪录片释放后在对照回顾!
http://zoomquiet.org/res/m/r/101121-26-TEDx1Kg/101126-YaoDu/101126_086M_TEDx1Kg-YaoDu-Peter.MP3
- 不愧是戏剧导演,整个讲演过程就是个完满的3幕话剧哪!
- Zoom.Quiet: 纯种Pythoner,自由软件原教旨主义者...blablabla....就是我自个儿了,纵观我的简介,以及讲演的内容,以及效果,都是最差的;-(
我的命题是:分享*快乐==创造 就是这命题,也是在主持人的串场辞中提纯出来的...,本来想从"可愛的Python" 这本特殊的原创技术图书的诞生故事入手,分享什么是社区,什么是分享,什么是知识管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等等复合体验...
- 结果证明,不跳出 geek 的世界,从小学生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分享真正想说的,多是在炫耀专用名词,失败!
唯一亮点算是用周蟒全中文的程序运行给学生们玩了个猜数字的游戏,直观的体验到什么是软件:
组织
承办,中华扶贫基金会出资,TEDx 授权的这次活动,首次亲身体验了公益組織的运营管理:
- 先后共计20人的团,进驻了3名全职员工:
- 秀秀:3年1Kg 成员,队长,協調全局;
- tony:半年1Kg 成员,会务/翻译/技术支持;
- 杜杜:3月1Kg 实习,生活/财务/联络;
- 以及,多达10人的志愿者,分别对摄影/摄像/主持/游戏/捐助/活动...进行了支持
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专业精神,应对突发事件也轻车熟路,在团队中很有归属感,很放松;也就容易出状态,自然不费力的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老师们
体会
体会? 经历了前所未有的 TEDx 活动,体会到的忒多忒纠结了,冷静了一周,又想了一周,能够成文的只有以下几点:
- 公益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儿,快乐的作就好;-)
- 不论1Kg 的全职成员,还是志愿人员,或是接受公益活动的目标学校老师/同学们,都是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思考/学习/玩耍...
- 当我们将公益只是看作一个名词时,去到现场,应该作什么就作什么好了
- 和心无杂念的学生们心无杂念的玩上一会儿,说会儿话,双方天差地别的只是个人经历不同,其它的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从双方获得了全新的经历,对等的享受到了公益!
- 分享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儿,但是技巧很重要!
思想/经验/理念的分享,不象苹果/巧克力的分享,那些有物质条件的分享快乐是递减的受限的!传播创想!式的分享,将倍増分享的对象;
- 因为每次输出,都是对脑海里不断自动增补的那些经验的格式化/整理/梳导,都可以令我们自身更加理解想分享的对象,通过被分享者的反应,我们也吸收/过滤/调整了分享对象,完成一次最高效率的修订!
- 讲演不是什么高深的事儿,态度端正就得!-)
- 说出来的是想说的嘛?有其它更好的表述方法嘛?为什么这段大家没有反应?...
- 只要讲演不是为了自个儿的表演,而是急切的想分享,那么就自然的会不断的去尝试改进表述方式/方法/策略,,,
- 为听众着想,多练习,多尝试,讲演才可能真正的直指人心,高效传达我们的思想!
反馈
创建 by -- ZoomQuiet [2010-12-06 12: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