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Lib 项目需求分析

::-- ZoomQuiet [DateTime(2005-02-18T09:53:23Z)]

TableOfContents

项目背景

现实情况

主流的交流场所对比

BBS

Mailist,newsgroup

Wiki

Blog

BookMark

目录树

应用分析

反馈

""" 何谓Folksonomy? http://blog.timetide.net/archives/2005/01/15/20050115015808.php

Folksonomy是一个创造词,是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 Folksonomy=Floks+Taxonomy, Folks在英文中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表示一群人,一伙人的意思。 Taxonomy则是指分类法,它是信息构架(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中一个重要部分。

而Folksonomy是指“群众”自发性定义的平面非等级标签分类,我将它称为“分众分类”,也有人将之解释为Social Classification。

听起来很复杂,举个例子,当我在收藏Sina.com时,自定义了“门户”,“中国”,“新闻”这3个关键词作为标签,而其他人在收藏 Sina.com时也自定义了自己的关键词作为标签。而最后系统统计出来使用“门户”,“中国”,“新闻”这个3个关键词来定义Sina.com的频率最高,那么这3个词就是用户对Sina.com的分众分类 - Folksonomy。

Folksonomy有几个特点:

分众分类使得传统分类法摆脱了固化的现象,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的结合起来,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为群体用户和信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桥梁。这种分类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条件限制。所以这种以自定义标签形式的分众分类在现下流行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el.icio.us ,Flickr,43things等等。关于Tag在社会性软件中应用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趋势,在这里暂时不做更多说明。 """

是新一代的个人终身知识管理工具,也是一个基于知识的社会性软件。它从本质上体现了"个人的才是社会的"这个社会大趋势和计算的分布化、P2P趋势。遵循知识空间的四个象限关系(个人-公共,实时-档案)。

Mission: 我们的任务就是设计开发Wego的核心架构和系统,建立开放的开发社区,鼓励草根参与构建更多有创意的功能。

http://groups-beta.google.com/group/wego/browse_thread/thread/ddce39299dd47cde

想统一个人媒体,中心管理服务到知识分类标准... 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原型

反过来,专门看为程序员组织的知识中心 MSDN 或是其它,同样有目录化知识的弊病,无法令知识方便快速的再次成长

所以,在下正在组织 ZqLib 项目试图从一个方面解决知识共享的SNS化, 仅仅出于Python 本身的特性之一:

那么,只要处理好个人经验代码片段的分类管理,搜索,存储,SNS化分享,就直观的解决了Python 知识的SNS化?!?!

但是,一切在准备中,希望有贤达可以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