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详述 ZoomQuiet/book/FromSll。 [[http://sociallearnlab.org/|{{http://sociallearnlab.org/SLL/wp-content/themes/edujournal/images/logo.gif}}]] = SLL的视角 = xiuli:把我想到的写在下面: * (1)无论写书还是说话,一定是有对象的,对象是谁?对象实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缺什么?或者你的书能够给对象提供什么?逐一列出来。然后分门别类来写或讲故事。{{{ 可能的对象是谁:可能会是象会像我和余波这类人。 我跟余波实际代表了两类不同的读者。 关于余波的想法,最好问他本人,因为他特崇拜仨儿。 就说说我自己,如果我不参与管理教育大发现社区,没有这样的实践体验,仨儿说的话,我可能不是明白, 因为,这些语言中,有很强的另类感觉,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的普通人,是难以明白其中的事理, 唯独心向往并去追求的,才可能不断地从仨儿所说的话中获益,并能不断成长。 像我这类对象,从书中获得什么, 我刚才提到,没有相关的实践基础,难以对某些东西产生共同理解, 即作者所想传递的与读者所获得的,难以共鸣。 从以往的交流中,仨儿给予的最重要的是社区带领的方向与方法指导, 交流中也可以感觉到仨儿对于社区发展建设中各种问题已经能够很熟练地把脉诊断。 这是其一,其二是仨儿超乎寻常的仙人风范,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这两点可能是吸引余波的地方。 对我来说,就是尽可能落实仨儿说的话,就是运用仨儿指点的方法努力做事,包括提升个人知识管理的行为能力。 }}} * (2)完全的自传式,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当然这里自传式是明线,暗线是内在的要表达的一些东西。 * (3)我对仨儿的感受是:思考问题,很透彻,解决问题,有方法,知识管理,是榜样。 * (4)教育大发现社区发展到今天,只是在不断地落实仨儿说的话,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到位。 http://code.google.com/p/sociallearnlab/wiki/SllPrjZQ * (5)在我们的心理,仨儿是伟大的,是榜样,仨儿能给人正义和向前的力量。 * (6)书的内容,可能是围绕仨儿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最擅长的事来写,也是最有社会需求,一般人如果没有方法指点,就是不知道如何实践的内容来写,我想可能应该定位在:社区实践 。可以用讲故事的模式,讲完一个故事,读者就从故事中习得了方法要领。 * (7)仨儿所做的事,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仨儿何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对于个人成长经历方面的内容,可以用访谈的方式展开。 * (8)因此,图书内容可能包括:社区实践(如何做社区的过程方法 用讲故事方式表达 ,或者也可以用问答的方式展开,或者说这部分回答WHAT AND HOW);成长访谈录(因为一般人难以到达这种境界,因此对于成长过程的追问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说这部分回答WHY); * (9)全书的主线索是:社区经营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用问题来贯穿全书。 == 结构(xiuli) == `暂定图书章节设计` === 主题 === `30秒电梯讲演,说明本书的目标,为什么要看...` === 社区概述 === 1. 靠谱的种种表现 2. 不靠谱的种种问题 === 如何进行靠谱的社区实践 === 1. 琢木鸟的故事 2. SLL的故事 3. 总结 === 仙风仙骨如何练就的 === 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