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between revisions 27 and 32 (spanning 5 versions)
Revision 27 as of 2007-06-30 06:51:25
Size: 5350
Editor: XiaoQi
Comment:
Revision 32 as of 2009-12-25 07:13:45
Size: 0
Editor: localhost
Comment: converted to 1.6 markup
Deletions are marked like this. Additions are marked like this.
Line 1: Line 1:
[[TableOfContents]]
= D(ive) I(nto) P(ython) =
 文中可能会出现这些词语/词组:
 * 原稿:指 DIP 进入停滞状态前2006/4/25的最后一次发布。
== 审校原则 ==
 我始终努力进入'''读者'''的角色审校本书,并记住DIP所面向的人群:''experienced programmers''('''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自python.org对DIP的简介),而不是'''新手、傻瓜或懦夫'''(来自DIP原preface)——这应当是DIP的基本精神之一。
== 一些问题 ==
=== 标点符号 ===
 我在 DIP 原稿中发现了不少标点符号不规范的情况。标点符号的用法在这里不再列出,请参见国标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它在你的高中语文课本、任何一本字典或是网上都能找到。我还注意到了标点符号的中/英制式(中文制式,如“,。:”,英文制式,如“,.:”)的问题。我的处理办法很简单:正文中全部采用中文标点——只有一个例外:括号即“(”和“)”。这主要是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英文标点的逗号(,)、冒号(:)等在一些字体中很容易变得比中文标点难看;但括号例外。(你可以试试宋体小五号字体。) '''对标点符号的改动不会写在修订 List 中。'''
=== 空格的使用 ===
 1. 在英文、数字的与汉字相接的一侧保留一个空格;也就是说,与标点符号相接的一侧不保留空格。
 1. XML中的标记(tag)左右,无论中英文,均视为英文,并按 1. 处理。
 1. 不满足条件 2. 的,中文之间的空格,一律删去。
=== 若干词语的用法 ===
 . '''凡在此出现的词语,改动不会写在修订List中。'''
 * “一旦”:应该都是从“once”翻译过来的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一旦”有以下含义:
  a. [名]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
  a. [副]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i. 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相处三年,~离别,怎么能不想念呢?
   i. 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鉴于此,我认为把“once”一律译为“一旦”,是不妥当的。一是语气加重了;二是含义也不甚协调。所以,原稿出现“一旦”的地方,我一般酌情分别改译“只要……,就”、“……后,就可以”,少数确实符合“一旦”的词意的,予以保留。
 * “好像”的“像”:发现这个字居然还有人用错……错用的“象”一律改为“像”。(请自己翻字典,顺便提一下,“想象”的“象”是正确的,而且“想象”比“想像”更加规范。)
 * “的”、“地”和“得”:现在网上几乎不分这三个字了(比前几年好像还是好一些了),但这三个字混用确实是目前'''最严重、最普遍'''的用字不规范问题。三字的用法如下(定、状、补的定义可以在你的中学教材中找到;如果你'''真的找不到''',去baidu/google一下):
  a. “'''的'''”:用于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铁的纪律” “幸福的生活” “我的母亲” “无产阶级的党” “大楼的出口” “开他的玩笑” “找我的麻烦”。
  a. “'''地'''”:用于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如:“天渐渐地冷了” “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劳动力” “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a. “'''得'''”:用于连接'''中心语和补语'''。如:“跑得喘不过气来” “写得非常好” “天气热得很”。
=== 频繁出现的打字错误 ===
 . '''凡在此出现的词语,改动不会写在修订List中。''' 我发现原稿中大量出现了以下打字错误:
 * '''缩近''' <!> (./) '''缩进'''
=== 中英术语的使用 ===
 . 这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大量地使用中文术语会掩盖含有双重意义的原文(既是单词,又是语言关键字,如{{{class}}}),而大量地使用英文术语会增加阅读难度,构成视觉威胁(侯捷语)。遇到这方面的改动,我会把它写在修订List中。
== 修订List ==
=== 组织 ===
 按照章节组织,没有修改的在后面放一个`pass`(够Pythonic了吧)。
=== 排版 ===
 1. 先列出出处,使用''斜体''。你可能会看到:
  a. Para:自然段(不计代码所占的段)
  a. Line/Para/... -1:最后一行/段/...(一般指最后一两句,反正从后面开始找就没错)
  a. 例x.xx:对应于书中的例子
  a. 例x.xx,(n):对应于例子的n号注解
 1. '''必要'''时''引用英文原文''(根据[:Zoom.Quiet]的意见)。
 1. 引用原译文,被修改的地方用'''粗体'''标示。简单改动一两个词,后面不再引用完整的句子,此时被修改的词加注 <!> ,与后面的 (./) 就能构成一一对应。
 1. ^简短注解^插入原文,长注解放在后面,跟在 (!) 后。
 1. 最后的 (./) 后跟修改方案。
 1. 插入字词用 {i} ^要插入的字词^。
 1. 原文中的格式,如`monospace`、''italics''、'''bold'''均不予保留。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在碰到`__name__`这样的Python名字的时候(你在Moin里直接输入`__name__`试试)。

XiaQDIP (last edited 2009-12-25 07:13:45 by loc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