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between revisions 1 and 2
Revision 1 as of 2004-09-03 03:04:09
Size: 1022
Editor: limodou
Comment:
Revision 2 as of 2004-09-03 03:15:39
Size: 2133
Editor: limodou
Comment:
Deletions are marked like this. Additions are marked like this.
Line 12: Line 12:
 * 下载pyBlosxom的[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67445 安装文件]  * 下载pyBlosxom的[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67445 安装文件] (我用的是1.0.0版)
Line 18: Line 18:

== 正式安装 ==

 * 使用root用户登录
 * 解压pyBlosxom安装包。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 python setup.py install

   这样将把pyBlosxom中公共的东西安装到python的site-packages目录下,因此这种安装可以被他人共享。
   其它还有一部分是缺省安装到/usr/local/share/pyblosxom-1.0.0目录下,一会要用到这个目录

 * 确定在Apache中的目录

   在我的机器上文档根目录为/var/www/html。因此,我在/var/www/html下建立了一个limodou子目录,作为pyBlosxom的起始目录。

   开始我并没有在Apache的文档根目录下创建子目录,而是在其它地方建的,结果总是不成功。搬过来就好了。我想还是对Apache不熟造成的。

 * 拷贝/usr/local/share/pyblosxom-1.0.0/web目录下的所有东西到/var/www/html/limodou下。其实只有两个文件,一个是config.py,还一个是pyblosxom.cgi。config.py是配置文件。pyblosxom.cgi是启动脚本,同时还可以对你的配置进行检查。
 * 修改config.py以满足你的要求。

含有章节索引的中文 文章模板

-- limodou [DateTime(2004-09-03T03:04:09Z)] TableOfContents

pyBlosxom的安装及配置

个人测试经历

安装准备

其实原来Linux中已经带有一个2.2版本的 Python 了,但我为了使用最新了,自行下载了2.3.4版本,编译后安装了。结果发现Apache在处理pyblosxom.cgi(pyBlosxom的入口文件)时会报错,而这个文件在命令行下单独运行时是正常的。我感觉是Apache可能还是使用老的python 2.2版本来处理的,但由于pyBlosxom是安装在 2.3.4 上的,因此报错。于是我修改了pyblosxom.cgi文件的第一行:#!/usr/bin/evn python为 #!/usr/local/bin/python (我机器上的Python实际安装文件)。一切OK了。

正式安装

  • 使用root用户登录
  • 解压pyBlosxom安装包。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 python setup.py install
    • 这样将把pyBlosxom中公共的东西安装到python的site-packages目录下,因此这种安装可以被他人共享。 其它还有一部分是缺省安装到/usr/local/share/pyblosxom-1.0.0目录下,一会要用到这个目录
  • 确定在Apache中的目录
    • 在我的机器上文档根目录为/var/www/html。因此,我在/var/www/html下建立了一个limodou子目录,作为pyBlosxom的起始目录。 开始我并没有在Apache的文档根目录下创建子目录,而是在其它地方建的,结果总是不成功。搬过来就好了。我想还是对Apache不熟造成的。
  • 拷贝/usr/local/share/pyblosxom-1.0.0/web目录下的所有东西到/var/www/html/limodou下。其实只有两个文件,一个是config.py,还一个是pyblosxom.cgi。config.py是配置文件。pyblosxom.cgi是启动脚本,同时还可以对你的配置进行检查。
  • 修改config.py以满足你的要求。

PyBlosxomIniLimodou (last edited 2009-12-25 07:15:22 by loc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