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was renamed from zhArticleTemplate ##language:zh #pragma section-numbers on ::-- [[hairui]] [<>] <> = 转载文章 = 有感于社区很多朋友都在进行文档翻译,却很少使用CAT来减轻劳动。转载一些文章介绍些CAT工具。 == 使用Trados的点滴经验 == ''本文转载自[[http://www.1x1y.com.cn/fybbs|译心译意论坛]]'' 我用{{{Trados}}}的时间不长,可以说是一个新手。但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初步掌握这个工具,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神秘,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这里,我说一说学习它的一点体会。在我转发的文章中有的内容,我就少讲一些。别人没有提到,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我就多说一说。 === Trados不是一种机器翻译软件,而是一种翻译记忆软件 === 提起翻译软件,不少人就会联想到金山快译、东方快车等翻译软件。尽管这些软件有一定的市场,也有人把它们吹得神乎其神,但我对它们并不看好。这些翻译软件的特点是将英语或者汉语输进它的输入界面,马上就能得到它的译文。可是,这只能蒙外行。懂一点外语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它的译文是驴头不对马嘴。有一次我用金山快译翻译一段计算机方面的资料,它将Library译为图书馆,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错误。我就再也不用这种软件了。即使偶尔用用,也只是作为一种翻译的参考。 {{{Trados}}}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翻译(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软件,它也称为翻译记忆(TM: Translation Memory)软件。什么是翻译记忆?简言之,就是将译员做过的工作,用{{{Trados}}}提供的工具存储起来,放到两个主要的数据库 (记忆库)中,一个是句料库(用{{{WinAlign}}}工具制作),另一个是术语库(即{{{Multiterm}}})。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只要是句料库和术语库中有的,{{{Trados}}}就会提醒你,帮助你,完全相同的句子,在{{{Trados}}}中称为100%完全匹配,自动插入译文,不再要你译第二次。类似的句子,它用一种称为模糊匹配的方法,给出参考译文,让译员去选择、修改。对数字、缩写、日期、时间和度量单位等等,{{{Trados}}}能够自动替换,比如已有的句料库中有 2004年4月20日,到译文中出现日期(May 3,2005)时就会自动替换为2005年5月3日。 === 用Trados工作,必须要有句料库和术语库 === 有的人光知道用{{{Trados}}},以为有了{{{Trados}}},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译文的准确程度。他不知道,如果没有句料库和术语库,用它是既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可能做到译文准确的。这是因为翻译记忆软件在国内还没有广泛为人们所了解,以为有了它,就一通百通了。这是一种模糊认识,笔者必须加以澄清。 在国外,许多翻译公司和企业都使用{{{Trados}}}(在德国,还有一种应用较广的称为Transit的翻译记忆软件),在他们要求你使用{{{Trados}}}翻译的同时,还会提供给你参考文本(即句料库)和术语库。使用翻译记忆软件的最大好处还在于可以让许多译员通过网络同时工作,他们在网上可以共享术语库,某一译员的译文可以给其它人做参考,做到多人同步高效工作。 {{{Trados}}}还有一个优点,即在翻译较长的资料时,在后面碰到和前面译过的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你就可以用相关搜索(Concordance)查找已在记忆库中已译过的术语和句子。这个工作不要你去做,{{{Trados}}}是自动完成的。你在翻译的过程中,它已经将你译过的单词、术语和句子自动存储起来了。 === 句料库的制作 === 使用{{{Trados}}}有两大重要工具,其中之一就是 {{{WinAlign}}}。许多介绍{{{Trados}}}的文章忽视了工具{{{WinAlign}}},光是介绍{{{Trados}}}和{{{Multiterm}}}。其实,在我看来, {{{WinAlign}}}在{{{Trados}}}中是比{{{Multiterm}}}还要重要的工具。它的作用就是制作句料库。你译了一些资料以后,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而是要花点时间,用{{{WinAlign}}}作成句料库。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重要。 用{{{WinAlign}}}制作句料库需要一篇原文和一篇较准确的译文。如果你在翻译的时候比较匆忙,有些译文部分不够准确,我建议你在有空的时候,将这些译文推敲推敲。在{{{WinAlign}}}中有两列,一列是原文,一列是相应的译文。 {{{WinAlign}}}的任务就是分别对齐相应的原文和译文。原文和经过推敲的译文应存储为Word文档的RTF格式。Word允许用户输入和输出一种RTF特殊格式的文件,只需选择“另存为”命令,在“保存类型”中选择“RTF格式”即可。RTF是Rich Text Format的缩写,并将它作为该格式文件的扩展名。RTF文件格式是由Microsoft Word创建的。它是为在不同程序间传递数据而设计的。其优点之一就是文件的格式信息不会丢失或破坏。RTF格式用在{{{WinAlign}}}中,就是通过对这些格式的识别,进行句料之间的对齐。 有时用自动对齐并不能得到好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手工对齐。手工对齐主要用到以下几个菜单项:在{{{WinAlign}}}的Edit菜单下有一个Split Segment项、一个Edit Segment项和一个 Join Segments项,在{{{WinAlign}}}的Alignment菜单下有一个File Pair Statistics项和一个Commit 项、一个Mark Finished项。在自动对齐以后用File Pair Statistics菜单检查文件对(File Pairs)的对齐结果,你可能发现有几个High Quality Units的匹配,有几个 Medium Quality Units的匹配和几个 Low Quality Units的匹配。根据我的经验,有少量的Low Quality Units匹配,并不影响最终使用效果。当然 High Quality Units匹配的数量越多越好。其中还有一个Number of 1:2 and 2:1 Units的项,其意义为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句子有 1:2 和 2:1 对应的。按照我的经验,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句子的 1:2 和 2:1 对应最好不要有。其方法就是用上面提到的 Split Segment项将句料分割开或者用Join Segments将句料合并。最后在统计结果中最好完全是1:1对应的句子。 Edit Segment项是用来在进行Align时修改译文用的。如果对Align的结果比较满意,别忘了用Commit进行确认。如果没有进行确认,在用{{{Trados}}}进行翻译时,在{{{Trados}}} Workbench的有关栏中会出现乱码或者出现中文竖排。 以上说的有人可能觉得太噜苏了,请不要感到厌烦,这些正是容易出问题之所在。 === 术语库的制作 === {{{Trados}}}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就是{{{Multiterm}}}。术语库的制作方法许多文章都有介绍,我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有几个问题: ==== 术语的来源 ==== 网上可以找到金山快译的24本字典,这些字典完全是用制表符格式排列的,可以根据各人的需要制成英汉/汉英术语库。 ==== 术语库的大小 ==== 根据我的经验,术语库不能做得太大,也不要做得太小。有人曾向我提出是不是将所有的术语都放在一起,我的答案是不妥。因为如果太大,运行速度减慢;但如果太小,不方便使用,在术语库之间转换,也要花不少时间。一般来说,近似的专业可以放在一起,例如机械专业和汽车专业。 ==== Multiterm 5术语库的导入 ==== 除了转引的文章中介绍的方法而外,还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个名称为{{{Trados}}}字典制作的软件,用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以逗号、制表符、空格或对照文本格式排列的术语文本制成可以直接输入{{{Multiterm}}} 5.5的格式,作成{{{Multiterm}}} 5术语库。 ==== Multiterm iX术语库的制作 ==== 然后用迁移工具(Migration Tool)迁移转为XML格式的{{{Multiterm}}} iX术语库。不过我在Windows XP下Import迁移后的XML文件失败了。用和在Windows 98 下完全相同的方法却无法将文件Import进{{{Multiterm}}} iX术语库,最后只好仍在 Windows 98下花了一整天时间输入了20余万条词汇。如有哪位高手在Windows XP下Import成功的,请指教一下。 最后要说的是,其实在用{{{Trados}}}做翻译工作时,句料库的作用远远大于术语库的作用。请朋友们千万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它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愿各位译友都能早日掌握翻译记忆软件{{{Trados}}}!愿{{{Trados}}}能通过论坛推广开来!! 如有问题请在论坛上提出来,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 == TRADOS新手必读 == 经常能看到的是许多网友求救的信息,有些问题其实并不难,只是刚刚入门就难免很菜。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对新手能够有所帮助,尽快进入提高阶段。 先简单地说说翻译软件(以后有时间会详细讨论),然后再讲Trados。 眼下互联网时代的翻译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电子词典(E-dictionary),比如国内的金山,东方都有这类产品,其主要功能就是双向查询字词。 1.其次是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它与电子词典的主要区别是可以实现全文翻译。国外比较有名的有Logomedia,Systran等,国内的很多电子词典软件也兼有这种功能。 1.由于电子词典的功能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机器翻译的水平落后,无法与人工抗衡,由此第三种软件应运而生,这就是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 眼前有这么个轮廓概念就行了,不分清楚也不好,否则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下面就说说CAT软件。 CAT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为翻译提供一个高效平台,也就是把计算机的种种高速能力(查找、替换、提示等等)与翻译人员的丰富经验和最终裁决结合在一起,以便实现令人满意的结果。 Trados就是一种CAT产品,而且还是当前的主流产品,所以大家才趋之若骛。国外类似的产品还有SDLX、Dejavu等等,国内有名的就是“雅信”了,还有一家是“华建”,名气小一些,但是背景很深厚,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 为什么Trados如此有名?因为它首创了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这个概念并且成功地加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它首先实现了商品化。实话说中国人搞电脑翻译起步于6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但是我们的商品化并不成功。 翻译记忆的简单概念就是把翻译人员做过的工作都记录下来,放到两个主要的数据库中,一个是句料库(并不等于句型库),另一个是术语库(也不完全等于字典)。等到再次工作的时候,只要是曾经翻译过的东西,Trados就会提醒你,帮助你,甚至直接替你翻译了。 新手特别注意:Trados刚到你身边的时候就是白纸一张,既无词也无句,就张着嘴等你往里灌呢。所以有些网友拿“金山快译”的眼光看Trados是很不相干的想法。另外,只想有个软件替自己干活的网友也可以不用再看了,因为下面说得全是让你费劲的事。 为什么要用Trados这样的CAT软件呢?因为它能免除重复性劳动,更重要的是它能实现共享,设想你的数据库里存有海量的上好素材,那么做工作的时候就等于有位高手站在你身边一一指点,而且不厌其烦!(不是做梦吧?还真有点!) 在哪里能得到Trados呢,当然是在Trados的官方网站(www.trados.com)和它译友联谊会性质的网站(www.translationzone.com)。那上面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免费下载。所以网友完全不必到各种乱七八糟的网站去轮流上当,徒然浪费时间和感情。 “我在那里下不来啊”,这是最常听见的抱怨。然而错误完全是在你自己身上,Trados下载中心是完全开放的站点。就国内而言,无论你是公网还是内网用户,都一样下载不误,而且还能自动适应宽带速度。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的原因是没有细看人家的友情提示:关闭广告拦截功能才可以下载。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从技术上或从礼貌上都是可以解释得通的理由。 “我安装不上,出错了”,这是另一种常见的惊呼。错误依然在你自己身上,Trados既然允许你下载,自然就不会再设置什么障碍。大多数的情况是在安装时选项不对导致出错,应该选的是“Dongle(加密锁)”这一项进行安装。运行以后软件发现加密锁并不存在,就会自动转入演示(Demo)状态。 其它各种有关安装的问题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好事多磨,耐心点。 有关软件破解问题不属本文范围,所以免谈。 Trados是个系列产品,因此搞清楚你会遇到什么是很重要的事情。 从网络接入角度看,Trados可以分为网络型(Server)和单机型(Freelance),对于个体翻译来说,单机版就足够了(别老想着LSP,除非你们家里就装着十台机器的局域网。。。。那还是家吗?),这里应当说清楚的是,单机版可以接入网络(需要授权),但是不能管理网络,而前者则两者皆能,这个区别非常重要。就是有些老手对此也未能充分体会,所以才在术语库输入上遇到困难而无从应对(以后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从产品功能上看,Trados可以划分为翻译记忆平台(Workbench)和术语管理平台(Multiterm),以及各自的成套辅助工具,种类之繁杂一时半会也说不清道不白。新手只需记住一点:结合使用这两个平台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从版本沿革上看,Trados在5系列以前并不太普及,是在事业草创阶段。以后5.5版,国内的先知先觉者已经在使用,之后是6.0和现在的6.5,深入人心了。这就是Trados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对于新手来说,关心和用好6.5版就行了。请注意:翻译平台一直称为Workbench,而术语平台的名字已经由Multiterm改为Multiterm IX了。改名是因为升级后的文件格式 === Trados Freelance === 上次说到可以随意下载的正版Trados,相信你已经安装成功了。让我们一起看看有些什么值得欣赏的内容。 在桌面上点击“开始”-“所有程序”-“Trados 6.5 Freelance”之后你会看到有一组项目,其中包括: 1. “文件(Documentation)”,里面是pdf格式的各种用户手册,对Trados的主要模块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说明,可惜都是英文版。但既然大家都是干翻译的,直接看原版手册应当是个良好的习惯(没有什么疑难长句,而且多有重复)。 1. “过滤模块(Filters)”,这些模块可以理解为是某种专用的转换工具,把一些特殊软件的字体或格式转换为翻译平台可以接受的文件,以便进行后续工作。这些软件在国内不常遇到,至少目前你可以不用管它。 1. “教材(Tutorial)”,采用小电影的形式介绍了翻译平台和对齐模块,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看原文手册,也应当看完这些小电影,便于从整体上快速了解Trados,当然还是英文的,但是高度概括而且直观。 1. “专用窗口(T-Windows)”,这些模块针对各种格式文件提供了定制化的编辑环境,以便进行翻译和本地化工作,你可以在这里处理诸如Excel,PowerPoint,可执行文件,剪贴板素材等各种含有可译文字的内容。如果非常熟练,你会发现在这里干活有时要比翻译平台还方便,因为平台是个正规餐厅,去那里就餐有时要讲究着装(不是什么素材都能直接拿来处理),而在这里则相当随便,只要工具顺手,拿来就用(比如只管翻译幻灯片上的文字,不用搭理图片是不是愿意)。 1. 注册和版本说明。 1. 翻译平台本身,这当然是Trados的核心,也只有这部分是有加密保护的,其它模块的注册都在这里体现。或者换句话说,只要在这里注册成功,其它所有的部件也全都可以使用了。 1. “标识符编辑器(TagEditor)”,对于各种需要保护其内在格式,但又要翻译其文字的文件需要借助这个模块进行处理。与T-Windows不同,标识符编辑器主要处理与互联网有关的文件格式(HTML、XML 和SGML这些格式看起来面熟吧),还有用于桌面出版(DTP)的某些文件。 1. “对齐模块(WinAlign)”,主要用于建立翻译记忆,前提是你要有经过校核的双语文件。这个模块可以自动对齐,也允许你手动对齐,总之译者介入的手段很多。“对齐”的基本概念就是把原文的句子和译文的句子一一对应起来,如果你感觉这是一句废话,那么立刻就能断定你所建立的翻译记忆肯定质量不高,缺乏实战性,为什么?动手试验就明白了。 === Muliterm IX术语平台 === (官方网站不提供下载来源)在安装之后应当有如下内容: 建立了“协同语言(Corporate Language)”程序组,其中含有: 1. 术语平台本身,这是你必须熟悉的主要软件; 1. 强行安装的话可以看见管理模块(Multiterm Administrator),但是你多半没有机会使用它。 1. 词库迁移工具(Migration Tool),主要用来把老版本的术语库转换为现行版本格式。对于新手而言,不可能有什么老版术语集,所以你也没有机会用它。 另外Trados还可提供几种选项软件(官方网站不提供下载来源),根据组合搭配不同,它们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软件包里。主要有: 1. 词库转换模块(Conversion),主要功能是把用户手里的老版术语集,纯文本术语集和微软Excel术语集以批量方式导入新格式的术语集(距离建库还有一步)。所以这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模块,也是建库的重要工具,新手必须熟悉其操作方法。应当指出的是这个模块完全能够取代迁移工具,新手不必更多了解迁移是怎么回事。 1. 参照翻译模块(Xtranslate,也称为Context TM),其主要功能是基于已经存在的双语文件进行翻译,所以Trados把它称为另一种形式的翻译记忆是很有道理的。这个工具的正规来源之一是在LSP(语言服务供应商)软件包中,由此可知,Trados认为这是应该由翻译公司使用的工具。在其广告小册子中,Trados声称该模块是对传统数据库记忆技术的“完美补充”(听听,咱这儿还讨论6.5呢,那边都嚷嚷这是“传统技术”了,恍然隔世久已矣!) 3.术语提取模块(Multiterm Extract),主要功能是从单语文件,双语文件或翻译记忆中提取潜在词汇,建立备选术语表供用户选择和确认,还可以进行质量校核以及建立字典等。最后可将结果直接输入到术语库中,或写成XML格式文件供用户交换。请注意新版模块(Multiterm Extract)取代了早期版本的类似模块(ExtraTerm和ExtraTerm IX)。 还有就是Trados面向网络服务器的一系列专用软件,对于个人翻译无甚用处。比如TeamWork,就是基于多个专用服务器共同组网之后的软件包,即使某公司光荣拥有局域网也还是不一定就能用上。 老T家的户口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既然准备打交道,人家里的三叔六姨的总应当认识认识。 下面我们就从实战出发,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1.用户已有词汇文件的批量转换。 2.MultiTerm IX术语库的建库和批量导入。 < TRADOS新手必读(3) Trados 6.5版的术语库输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翻译工作中的随时收集,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批量入库的问题。 2.原来旧版术语库的升级,此时需要使用迁移模块(Migration)。 3.外来术语集的批量入库工作,此时需要使用转换模块(Conversion)。 无论哪种情况,最后都要和术语管理平台(Multiterm IX)本身产生关系才能实现最终的术语库输入,也就是建立全新的,或者扩充已有的术语库。 本来可以直接讲述操作了,但我觉得有些问题还是应当事前说清楚,以便各位新手一开始就能得到清晰准确的概念。 Trados特意提供迁移模块,以便老用户把5版术语库并入IX库,而且在IX平台中还允许用户直接使用5版术语库,这仅仅是为了保护老用户的已有投资,并非说明Trados特别钟爱老5版,或者老5版和IX版各有千秋,以至于必须保留老5版才可充分实现各种功能。 Trados手册中讲到软件可以有一个新旧版共存期,但希望用户最终完全过渡到新版。这恰好证明IX版完全可以取代老5版。另外,都是完全相同的转换功能,可老5版专用模块的名称是迁移(Migration),而通用模块才叫转换(Conversion),这也反映了Trados的真实心态。 就数据本身而言,老5版到IX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字段结构上的变化,IX版更加丰富,更有弹性。有机会分析Trados的数据库技术时,我们就会说明IX版的独特优越性,那些才是老5版所根本无法与之比拟的。 另外,有些网友认为老5版里的某些功能在IX版中缺失,这也是不对的。简单地说,所有功能都在,而且添加了其它的新功能。 总之一句话,无论新手老手都应当落实到IX版,不要再与老5版纠缠不清,否则你的机器永远要装两套Trados,那是很可笑的事情。 有些老用户之所以还要保留5版,是因为只有通过迁移工具才能实现到IX版的过渡,这不是老用户们的错误,而是他们所持IX平台本身的内在错误,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详细说。 由于新手没有旧版术语库,所以我们不讲迁移模块的问题,而是从转换模块直接说起。本文意在实战,不会讲过多的理由。新手只需照方抓药就成。 转换模块支持三种文件格式,它们是: a.老5版格式,新手可怜,没有。 b.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交换格式,就是所谓纯文本格式。 c.微软的Excel格式,这是我最喜欢的格式。 (提示:转换模块根据现场安装的不同,有可能不在桌面上,把它捞上来,方便) 顺便说一下,Excel当然也是电子表格的一种,但它属于特有格式(要说清楚还得一篇文章,免了吧),所以Trados把它单列出来,主流软件就有这种倍增效应,不服也没有用。 下面只讲c项的操作程序(纯文本到Excel的导入很简单,不提了),我比较懒,在文章里没有采用图解,新手认真看比什么都强。建议你在进入转换模块之前先打开一个记事本文件,把下面的步骤拷贝进去,两边对照着干,不成功才怪! 1.首先建立你自己的Excel词库,有几点要注意: a.只允许两列,中英文或者英中文各一列(其实可以建两列以上,那说明你是准老鸟以上级别),两列中都是绝对不能有空行,每个术语的前后也不要留有空格。 b.每列的第一行相应写入“English”和“Chinese”,或者相反(第一行内不能用中文!)。 c.英语列格式化为Arial,10号,中文列格式化为宋体10号,两列的第一行比照英语列处理。这条是我自己的习惯,人家Trados可没有强行规定。但我一向坚持实战通过的做法,免得二次麻烦。 d.这个Excel文件名最好是英语的,比如EC-ch,或者CE-zd什么的。 e.Excel版本必须是2000版(含)以上的。 f.友情提示:先做个100条词汇的就成,有了成功经验随便多少条都可以。 2.启动转换器(Conversion),进入第一个界面。 a.上面是简介,不看也罢,回车。 b. 第二个界面是建立定义文件,我的习惯是不理,回车。 c. 第三个界面选择文件格式,当然是Excel,选中回车。 d. 第四个界面是问你要转换哪个文件,在第一行中告诉人家路径,其它各行为自动填入。 e. 稍等一会进入界面5,在这里你要注意了, (1)左边窗口里有两行字,就是你在Excel文件中第一行写的“English”和“Chinese”,这就是所谓数据库字段名称了。看出Excel的好处了吧,字段名称只写一遍! (2)右边有两行下拉选项窗口,第二行不用理它,默认就行了(默认值为Text)。注意第一行,我们假定左边是“English”被默认选中,那么你要在右边第一行中下拉选中English(United States)与之相对应。接下来选中左边的“Chinese”,再回到右边下拉选中Chinese(PRC)对应起来。这一步可以叫做明确语言子集(Locale),非常重要,港台虽然都是中文,但是字符集编码并不相同。老外那边你随便,但请注意一般人的键盘都是美语设置,你总不想以后有什么莫名其妙的错误吧。 (3)回车,看到界面6的数据库结 TRADOS新手必读(4) 相信各位已经重新安装了231版的IX平台,我们因此可以彻底地解决这个导入问题,这样各位可以把自己的词汇集直接做成Multiter IX术语库。老用户也不用再上5版那里绕弯,新手以后更用不着考虑什么老5版问题。 上次说到你的Excel文件名最好是英语的,如果你没有采用英语名,那么现在至少要把XDT文件和XML文件名改为英语(否则无法导入!)。我们假定现在所用文件组的共同名称为“英汉机械术语”,那么请将XDT和XML的名称均改为EC-jx(XDT后缀不变),为什么改名等讲完后再解释。 友情提示:为了防止失败之后的烦躁情绪,建议先用含量为100条的小术语库做试验,词条过少缺乏实证性,词条过多会浪费时间。还是那句话,成功后随便多少条都由你。 下面就给出分步操作程序,仍然是没有图解。仔细看就成,也还是老办法,对照本文逐步操作,至少Multiterm不会因为你动作慢就发脾气。请各位注意:以下所有操作步骤均假定你的IX平台安装在C:\Program Files\Trados\Corprate Languange\MultiTerm\,这是6.0版的系统默认目录位置,大多数用户应该就是这个目录。 1. 首先把这两个文件剪切到Multiterm所在子目录下的Temp子目录,因为术语库建立之后这两个文件就没用了。可以删除。 2. 启动Multiterm IX模块。 3. 进入界面后打开“Termbase(术语库)”菜单项并选择“Create(建立)”命令。 4. 模块的路径窗口打开,让你选择术语库存放的位置,记住一定要选择Multiterm子目录下的Termbase子目录,这也是系统默认的位置,如果你的路径窗口显示的是其它位置,也一定要改回到这里。Trados记性好,以后永远就是这个位置了。点击“确定”。 5. 出现了“Termbase Wizard”模块窗口,上面给出了创建数据库的具体步骤。可直接点击“Next”。 6. 出现了数据库定义窗口,同时在左上方表明共有5步,现在是5/1步。由于你是用转换模块建立的XML文件,因此在这里你要选择第二行,即“载入现有数据库定义文件”。也就是选中第二行的选项按钮,然后点击该行最右边的路径按钮(正方形)以便载入定义文件。 7. 路径窗口再次打开,让你选择XDT文件存放的位置,记住一定要选择Multiterm子目录下的Temp子目录,因为是你自己刚才把文件放在这里的。Trados一样会记住这个位置。 8. 在Temp目录下当然能够看到你的EC-jx.xdt文件,选中并打开,双击也可以。路径窗口消失,回到刚才的定义窗口。 9. 此时你会看到路径栏里已经填入你缩给出的具体地址,点击“Next”。 10. 进入“数据库名称”窗口(2/5步),这里有两项供你填写,在第一行里你可以写入名称,在这里完全可以使用中文,使用上更方便一些。第二行里可以写入一些详细的评论,内容随便,空着不写Trados也没有意见。点击“Next”。 11. 立刻进入“索引字段”窗口(3/5步)。注意,在此处什么也不用做,XDT文件已经替你填入合理选项了,不需要再研究什么。点击“Next”。 12. 进入“描述字段”窗口(4/5步),仍然没活干,点击“Next”。 13. 进入“输入结构”窗口(5/5步),无需动手,接着点击“Next”。 14. 进入结束窗口,点击“Finish”。 15. 程序带你回到了Multiterm的启动界面,也就是主界面。在这里可以看到你所建立的数据库已经赫然出现在左下方的工程窗口中,就是那个蓝色的小圆柱,蓝色代表默认数据库,它的优先级别最高。至此,你已经有了一个空数据库,该向里面输入词条了。 16. 仍然打开“Termbase(术语库)”菜单项并选择“Import Entry(导入词条)”,这回要动真的了! 17. 程序打开“Termbase Catalog(数据库选项卡)”窗口,里面有6张卡片供你填写。我知道有有些网友在这些卡片上吃过苦头,实际上对于新手来说,只有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值得注意,其它都不用理它。 18. 注意第一张卡片“General(概述)”,这里面给出了你的源语言选项和目标语言选项,以及本数据库的词条数量,词库大小和建立日期。由于我们假定是英汉术语,因此与系统给出的默认值相同,所以在这个窗口里什么也不用做。但你要注意,如果你建立的是一个汉英术语库,那么在这里一定要手动改为源语言是中文,目标语言是英文。否则机器进入后英语在前面,汉语在后面,虽然说Multiterm IX是个自动的双向库,但是每次都要先改动一下翻译方向才能开始干活,那还不如事先在这里一次完成。(209版注解1见后) 19. 然后直接点击最右边的“Import(导入)”卡片,进去后直接点击“Process(处理)”按钮,别的选项都不用理它。 20. 进入“General Settings(总体设置)”窗口,在第一行最右边点击路径按钮,这回Multietrm直接进入Temp子目录,你的XML文件正在哪里等着呢,双击打开,第二行(Log File)为自动填入,这又是Trados的记帐本了。注意在选项按钮“Fast Import(快速导入)”要划勾,意思是我的术语表没有毛病,你也不用挑刺,赶紧导入就行了。至于“Apply Filter(应用过滤)”那个选项不要动它,你崭新的词库何需过滤呢。点击“Next”。 发表于 ferencyang @ 08:06 PM CST [ Comments [0] ] WinAlign 操作手册 WinAlign 操作手册 1. 用WinAlign 1.1 设置项目 请从“开始à程序àTRADOS 5 Applications”菜单中运行WinAlign,然后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 Project。 1.1.1 设置一般选项(General标签) 1. 在Project Name中键入项目名,比如“My First Alignment Project”。 注意: 这只是你的项目名称,而不是文件名。 2. 在File Type下拉菜单中确定本项目所用文档类型,我们选用缺省文档类型(Word 文档)。 3. 在New WinAlign Project窗口内,单击Source Language和Target Language按钮,选择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4. 对于中文、韩文、日文等双字节目标语言,单击 Target Segmentation按钮。 5. 对中文,选择Colon。 6. 将Trailing Whitespace的值改为0。 7. 选择Marks 8. 将Trailing Whitespace的值改为0。 9. 对于韩文,选择Full Stop。 10. 将Trailing Whitespace的值改为1。 只有双字节目标语言才须要做以上特别设置。 如果目标语言是单字节语言,你只须保留原有设置即可。 1.1.2 在项目中加载文件(Files标签) 1. 选择File项 2. 单击Add Source Files,选择原语言文件 3. 单击Add Target Files,选择目标语言文件 4. 单击Align File Name按钮,现在两个文件被虚线连接起来了。(如果,使用Align File Names无法实现文件名连接,可以手动连接文件名) 注意: 你可以同时加载多个文件。 1.1.3 设置Alignment选项 即使没有人工干预,WinAlign也可通过调整一系列选项优化匹配结果。 1. 单击Alignment项 2. 拖动Formatting 状态到High区。 3. 保留其它设置。 1.1.4 设置结构识别选项 大部分文档都包含引言、章、节等结构,而在DOC或RTF文档里,章、节等结构都被定义为段落样式。 WinAlign在匹配过程中能够分析并使用这些逻辑结构。 1. 单击Structure Recognition 2. 单击位于Source Styles列表框下方的Add按钮。 3. 在Select File对话框中,双击原语言文件。 4. 在Select Styles对话框内的Styles in Document列表中,选择“Heading1”和“Heading2”样式。 5. 单击Add按钮,所选的样式将被移至Selected Styles样式列表框。 6. 单击OK确认。 7. 在Target Styles列表中重复以上步骤的操作,将得到相同的样式。 现在,我们将在不同的结构层次间建立连接。 1. 在Source Styles和Target Styles列表中选择“Heading1”, 确定“Heading1”为一级样式。 2. 单击Level 2复选钮。 3. 在Source Styles和Target Styles列表中选择“Heading2”, 确定“Heading2”为二级样式。 假如DOC或RTF文档没有样式结构,你还可通过多种其它方式获得很好的匹配结果。l 使用Word中“格式”菜单下的“自动套用格式”功能, Word将自动将“标题”和“list”样式应用到文档中。 l 关闭结构识别功能。 在Structure Recognition Level下拉列表中选择Ignore。l 如果文档的格式非常丰富,可以用Font Size(字体尺寸)作为结构识别标准。这样WinAlign将以字体格式信息作为匹配的线索。 1.1.5 保存项目设置 完成以上项目设置后,单击OK确认。 New WinAlign Project对话框关闭后,新窗口中出现所有原文件和目标文件的连接。 这是保存项目的好时机: 1. 在File菜单下选择Save Project As。 2. 选择相应目录。 3. 键入一个项目文件名,如“GetStarted”。 4. 单击Save。 现在我们将看到WinAlign的匹配结果。 1.2 匹配过程 匹配有两种进行方式。 你可以选择匹配整个项目或仅匹配单独的文件对。 l 如匹配整个项目,选择Alignment菜单下的Align Project。 l 如匹配单独的文件对: 1. 选择文件对 2. 单击鼠标右键(或按[Shift]+F10) 3. 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lign。 弹出的窗口中将显示WinAlign的匹配进程。 出现“The Alignment is complete”字样时,单击OK。 1.3 预览匹配结果 你当然希望在匹配结束后检查匹配结果并进行修正。 由于我们仅匹配了一对文件,WinAlign会自动打开匹配编辑窗口。 1.3.1 使用Alignment编辑器 我们现来看看编辑器的不同区域。 大纲区域 WinAlign在原文和译文之间用虚线将所有标题连接了起来。 单击某个标题,将显示该标题下的匹配结果。 单击英文标题“What is fuzzy matching”, 转到句段区。 句段区域 WinAlign在句段区域内显示句子和段落的匹配结果。 1.3.2 处理句段匹配结果 编辑原文和译文句段 如对原文或译文不满意,可以对之进行编辑。 1. 在须要编辑的句子上单击鼠标右键 2. 选择Edit 3. 在打开的窗口中编辑该句 4. 单击OK。 确认句段匹配结果 第一对句子的匹配结果正确,我们来确认它。 用鼠标右键单击原句或译句的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mmit。一条实线将取代原来的虚线。 编辑句段匹配结果 有些句子对的匹配结果不正确, 你当然须要修正这些错误。 1. 在不正确的原文句子上单击鼠标右键 2. 选择Disconnect。 3. 再次单击该句,用鼠标拉一直线到相应的译句。 再匹配文件对 如果错误的匹配较多,我们可以帮助WinAlign以取得较好的结果: 1. 在句段区域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2. 选择Disconnect all Alignment Units 3. 在不正确的句子对之间手工拉出线条 4. 在句段区域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5. 选择 Align Structure Level 6. 在“Align Structure Level”窗口中单击OK。 7. 在句段区域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8. 选择Commit All Alignment Units 1.4 输出匹配结果 在确认所有匹配结果后,你可以建立一个导出文件。 1.4.1 设置输出选项 导出 1. 你可以选择导出整个项目或单独的文件对。 · 如导出整个项目,选择File菜单下的Export Project。 · 如导出单独的文件对,选择该文件对,从File菜单下选择Export File Pair。 2. 浏览至相应目录,键入一个文件名,如“Result.txt”。 在Translator's Workbench中导入匹配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将匹配导入Translator's Workbench: 1. 请启动Translator's Workbench。 2. 在 File 菜单中选择 New。 3. 用已学过的办法建立一个新的TM。 4. 在 File 菜单中选择 Import。 弹出Import对话框。 5. 单击OK接受缺省设置。 6. 在弹出的Open Import File对话框内,进入Training目录,选择Result.txt。 7. 单击OK。 = 原创文章 =